叩心泣血的拼音、解释、组词
叩心泣血的简介:
形容悲痛之极。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椎心泣血」。见「椎心泣血」条。
2. 此处所列为「椎心泣血」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李陵〈答苏武书〉(据《文选.卷四一.书上》引)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1>之心,切慕2>此耳。何图3>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4>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注解〕 (1) 区区:自称的谦词。 (2) 切慕:十分爱慕。指爱慕范蠡、曹沬为君雪耻之事。 (3) 何图:何曾预料。 (4) 陵:李陵(?∼西元前74),字少人,李广孙。武帝时,任骑都尉。天汉二年(西元前99),率五千步兵,力战匈奴十余万人,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怒而诛其全家。李陵居匈奴二十余年后去世。
3. 此处所列为「椎心泣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椎心」是用手捶胸,「泣血」则是哭得极其悲痛,眼中几乎要流出血来。一个人用手捶胸地哭泣著,心中自然有无限的悲伤,在所引典源中,「椎心泣血」就是李陵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李陵战败而降匈奴,非为偷生,忍辱冀求日后复仇。无奈武帝不察,怒杀其母与妻,李陵悲愤之余,致书苏武,说︰「我何曾预料到复仇之志未酬,而怨恨已成;计谋还未实现,我的亲人已经遭到刑罚而死,这种无奈与痛苦,就是我仰天捶胸泣血的原因啊!」后来「椎心泣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哀痛到了极点。
词语《叩心泣血》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虽然它不是常见的成语或惯用语,但从其字面意思理解,“叩心”指的是敲打自己的心胸,“泣血”形容极度悲伤到泪流满面以至于血液似乎也跟着流出。综合来看,《叩心泣血》通常用来表达极其深切的悲痛、哀伤或者悔恨。
详细解释
- 叩心:指用手掌轻轻拍击心口,常被用作一种象征性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激动或是自责。
- 泣血: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到极点,眼泪像鲜血一样流出。多用于描绘悲痛欲绝的情景。
结合上述解释,《叩心泣血》整体上表达了某人因极度的悲伤、悔恨或其他强烈的情感而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并表现出极其深切的感情状态。
造句
- 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不禁叩心泣血。
- 看着破败不堪的老宅,她不由得叩心泣血。
- 因为犯下的大错,他闭上眼,在心中叩心泣血,希望能得到原谅。
- 听到朋友病重的消息,他们的心里都是叩心泣血的滋味。
- 作为失败的将军,他每天都在叩心泣血,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
这些造句旨在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展示《叩心泣血》所表达的情感深度和场景。
分词解释
kòu
1 敲打:~击。~门。~关(➊入国求见;➋攻打关门;➌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诊。2 旧时一种礼节:~拜。~见。~谒。~首。~头。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qì
1 小声哭:~诉(哭着控诉)。抽~。哭~。涕~。2 眼泪:饮~。~下如雨。~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