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京的简介:

liǎng jīng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汉﹑唐的长安和洛阳。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宋代的开卦府和河南府。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元代的大都和上都开平。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北京和南京。 6.借指两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两个京师:(1)汉代指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2)唐代指长安和洛阳。(3)宋代指开封府和河南府。

2. 西汉和东汉。《陈书.卷三三.儒林传.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

两京》是古代中国对于唐代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的合称,其中“京”字在古代通常指代帝都或首都。这两个城市在唐代时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详细解释:

  • 两京:指的是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的两个重要的首都城市——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 长安(今西安):作为西都,在唐前期是皇帝的主要居住地之一,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以宏伟的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
  • 洛阳:作为东都,在唐代后期成为了唐朝皇室的重要驻跸之所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许多重要政治决策的重要地点。

造句:

  1. 唐朝时期,《两京》是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赋的灵感来源,他们的诗歌至今仍脍炙人口。
  2. 杜甫曾多次在《两京行》中描述了长安和洛阳城的繁华景象。
  3. 在历史上,“两京”不仅是皇家权力的核心所在,也成为了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基地。
  4.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两京》在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5. 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两京”的形象来象征盛世的繁荣与国家的兴盛。

分词解释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