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宪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宪的简介:

zhōnɡ xiàn
1.唐代中丞的别称。

  • AI解释

中宪》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国君或长官,含有居中的、正直之意。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治理国家和领导人的期望,强调统治者应公正无私、以民为本。

详细解释

  • 构成:由“中”与“宪”两字组成。
  • “中”意指中心、中间,也有公平、公正之义;
  • “宪”则指法度或规范。

  • 含义: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位公正、居中的领导人物。在古代文献里,常常用于描述贤明的君主或官吏。

造句

  1. 作为一国之君,他始终秉持中宪之道,治国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2. 这位新任县令刚上任不久就展现出中宪君子的风范,深受大家敬仰。
  3. 在这次重要决策中,他以中宪为原则,兼顾多方利益,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4. 从古代贤君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坚持中宪,做一个公正无私的好领导。
  5.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人们对于中宪的追求和对公道正义的向往永远不会改变。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xiàn

1 法令:~章。~令。~兵。2 指“宪法”:违~。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