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的拼音、解释、组词
春华秋实的简介: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春花秋实」,典源作「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本义为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语本《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后世引申,产生两种意义:一为比喻文质,各擅其胜。「春华」喻文,多指文采,「秋实」喻质,多指内涵。二为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即有「春华」才有「秋实」之意。
2.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1>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荅焉。其辞曰:或说己曰:「《易》称『备物致用』,『可观而有所合』,故能扶阳以出,顺阴而入。春发2>其华3>,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4>登其质。今子韫椟六经,服膺道术,历世而游,高谈有日,俯钩深于重渊,仰探远乎九干,穷至赜于幽微,测潜隐之无源。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门,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群。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胡为嘿嘿而久沈滞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2) 发:生长。 (3) 华:音ㄏㄨㄚ,同「花」,植物的花朵。 (4) 爰:音ㄩㄢˊ,于是。〔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庶子刘桢书谏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为上招谤,其罪不小,以此反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3. 崔骃(?∼西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人。年少时便与班固、傅毅齐名,学问渊博,擅长文章。由于致力研读典籍,因此并不汲汲于追求仕宦。当时即有人讥讽说崔骃此人性格太过沈静,少与人互动,日后恐怕会有名声与才能不相符合的情况。崔骃于是写下〈达旨〉来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时人劝进投入仕宦生活的话,其中就引录《易经》的话说:「圣人备置实物是要让人使用」。又说「功业尊高盛大,然后可以受人观仰,而后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万物遵行自然的规律,阴阳自有定则。就如同春天开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实,有始有终,才有实质的收获。后来「春华秋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中,刘桢曾经上谏曹植,他认为曹植「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庶子」、「家丞」皆为邢颙自称,而「春华」指其文采学问,「秋实」则指其品德情操,这是以「春华」与「秋实」比喻「文」与「质」,文与质各有擅胜。又《颜氏家训.勉学》中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也是以「春华」喻文,「秋实」喻质,而俨然有以「文」为手段,以「质」为目的之观念,即「春华」之文采,乃为了「秋实」的利行,二者有著因果的意涵。由此再引申,就产生了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因果关系的意义。
1. 语本《三国志.卷一二.邢颙传》:「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人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比喻文质不同。清.汪熷〈长生殿序〉:「春华秋实,未可相兼。」
2. 比喻学识渊博,品高行纯。
《春华秋实》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强调从孕育到结果的过程。在这个成语中,“春华”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而“秋实”则是秋天结出的果实。整体寓意着努力与成果之间的联系。
详细解释
- 词语组成:“春华秋实”由四个汉字构成。
- 字面意义: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 深层含义:
- 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从萌芽到成长,再到收获的全过程。
- 象征着辛勤劳动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 比喻付出努力会有相应的成果。
造句示例
- 通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他终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真正体现了“春华秋实”的道理。
- 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时间,“春华”虽小,但经过细心浇灌终将结出“秋实”。
- 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正如“春华秋实”,只有春天的播种才会换来秋天的收获。
-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比喻“春华”),但最终成功(比喻“秋实”)了,这正是“春华秋实”的最好写照。
- 对于创业家来说,“春华秋实”的理念尤为重要。初期可能面临种种挑战与困难(“春华”),但只要坚持努力,未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秋实”)。
分词解释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huá,huà,huā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2 精英:精~。含英咀(jǔ)~。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4 繁盛:繁~。荣~富贵。5 奢侈:浮~。奢~。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9 指时光:年~。韶~。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