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凉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凉的简介:
nán/nā liáng/liàng
1.东晋时列国之一。鲜卑族秃发乌孤起西平,公元397年称西平王,据广武。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南凉。其地有今甘肃﹑青海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1.东晋时列国之一。鲜卑族秃发乌孤起西平,公元397年称西平王,据广武。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南凉。其地有今甘肃﹑青海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名。(西元397~414)十六国政权之一。鲜卑人秃发乌孤称西平王,至其弟傉檀称凉王,史称「南凉」。国都屡迁,最盛时以在姑臧(今甘肃武威)为主,疆域约在甘肃东部与内蒙古、青海交界一带。后为西秦所灭。
《南凉》是历史上存在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名称,它是由前秦派遣的将军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这个时期在学术界也有称为“北凉”的说法,但严格来说,历史记载中的南凉与北凉为不同的两个政权。南凉建国于401年,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不到50年的短暂时间,最终被后秦所灭。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南凉的“南”字表明了它与北方其他割据政权的区别,“凉”则源自其初建时设立在姑臧(今甘肃武威),该地区古为“凉州”,因此得名。
- 建立者:南凉国主慕容暐,是鲜卑族人,属于慕容氏家族。他自幼被前秦所立的后秦国君姚兴收养,成年后继承王位,统一了河西五凉之一的西凉,并最终在姑臧称帝。
- 历史意义:南凉政权的存在反映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各民族间复杂的政治关系与交融情况。
造句
- 史书中记载,南凉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他们曾统治过河西走廊一带地区。
- 南凉国主慕容暐在位期间,试图扩大版图,但最终被后秦所灭。
- 随着历史的变迁,南凉这个政权虽已消失,但它留下的文化痕迹至今仍影响着当地的风俗习惯。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们常用“南凉”来比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存在时间短暂却闪耀光芒的事物或人物。
- 研究者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南凉政权的具体情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