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尉的拼音、解释、组词

副尉的简介:

fù/pì wèi/yù
1.汉代西域副校尉的简称。 2.唐代设武散官,如旅威﹑致果﹑翊麾﹑宣节﹑御侮﹑仁勇﹑陪戎等副尉之类,官阶在六品以下。宋元沿用此制,但官阶最低。参阅《通典.职官二二》。 3.清代武官名。隶属于守卫京师的提督九门步军统领。有翼尉﹑协尉﹑副尉﹑负责守卫﹑巡警﹑扫除等职。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 AI解释

《副尉》是指古代中国官职的一种,通常指的是辅助正尉或统领的中级军官。在古代军事体系中,“尉”是武官的名称之一,主要负责管理军务、监督军队纪律等事务。“副尉”即为协助主管工作的次要负责人。

详细解释

  1. 职务性质:副尉作为正尉的主要助手,在军事或地方治安方面负有重要职责。
  2. 级别划分:通常位于从九品到七品之间,具体等级根据当时的行政体制而定。
  3. 权力范围:负责指挥一定的军队单位、执行命令和纪律监督等。
  4. 历史背景:“尉”在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中历史悠久,《周礼》中已有记载。

造句

  1. 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副尉李将军英勇善战,多次立功。
  2.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副尉,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却很高,士兵们都听从他的指挥。
  3. 副尉王勇在处理一起地方纠纷时表现出色,因此得到了提拔。
  4. 在古代战争中,副尉往往需要与正尉紧密合作,以确保军队的顺利运转。
  5. 这次战斗,正是由于副尉赵强的英明决策才取得了胜利。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副尉”一词不仅指代一个具体的官职名称,也象征着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

分词解释

fù,pì

1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2 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3 相配,相称(chèn ):名实相~。其实难~。4 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wèi,yù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都~。卫~。太~。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官。少~。上~。3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