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韩集的拼音、解释、组词
杜诗韩集的简介:
dù shī hán jí
1.指杜甫的诗集与韩愈的文集。
1.指杜甫的诗集与韩愈的文集。
- AI解释
《杜诗韩集》,这个名字通常指的是古代文集中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和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作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的专门命名为《杜诗韩集》的具体文集名称。可能是指将两人作品合编的一类出版物或者图书馆目录分类法中的一个集合。如果指代的是某个具体版本或收藏,则需要更详细的背景资料来确定。
在古代文化中,称谓“杜诗韩集”通常是用于泛指这两种文学巨匠的作品汇编,在学习、研究他们的文学成就时会提到。
详细解释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杜诗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不仅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造句
- 研究《杜诗韩集》,对于了解唐宋文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 他不仅精通杜甫的诗歌创作,还对韩愈的散文深有研究。
- 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杜诗韩集》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
- 杜甫和韩愈的作品被编入《杜诗韩集》,共同构成了古典文学宝库的一部分。
- 学习《杜诗韩集》,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杜
dù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诗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韩
há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集
jí
1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2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5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7 成就,成功:大业未~。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9 古同“辑”,和睦。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