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式的简介:

bǎn shì
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戏曲音乐的节拍名称,即各种不同的板眼形式。如散板、一板三眼、赠板等。

板式》一词通常用于舞台艺术中,具体指戏剧、舞蹈或音乐剧等表演形式中的布局设计。它涉及到舞台如何被布置,演员站在哪里,灯光怎样打,以及整体视觉效果的设计等方面。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板式》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排版风格。

以下是5个使用“板式”的造句:

  1. 为了更好地呈现故事氛围,导演决定采用一种新颖的板式来设计舞台布景。
  2. 演出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讨论和规划此次表演的具体板式,力求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3. 报刊排版时要考虑到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合理搭配,这种布局即是一种特定的板式
  4. 本次音乐会采用了简约风格的板式设计,让音乐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5. 在这个广告中,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独特的板式来突出产品特点。

分词解释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shì

1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2 特定的规格:格~。程~。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