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的拼音、解释、组词
昭陵的简介:
zhāo líng
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唐太宗之墓。以山为陵。原有宫殿三百七十八间,雄伟壮观,现多有破坏。昭陵周围有一百六十多座陪葬墓。设有昭陵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唐太宗之墓。以山为陵。原有宫殿三百七十八间,雄伟壮观,现多有破坏。昭陵周围有一百六十多座陪葬墓。设有昭陵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的九嵕山主峰内。
2. 宋仁宗的代称。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称仁宗为「昭陵」。
3. 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县大峪山东。为明十三陵之一。
4. 清太祖皇太极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也称为「北陵」。
词语《昭陵》的详细解释
昭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一种称呼,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合葬的地方——陕西礼泉县的昭陵。昭陵不仅是唐代的重要陵墓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陵之一。
具体来说,“昭”有明、显的意思,表达出对逝者的敬仰和追忆;“陵”则是指皇帝或皇后的坟冢及周围附属建筑。因此,“昭陵”的命名既体现了古代帝王死后受到的尊敬,也象征着他们的功绩与德行被后人铭记。
昭陵作为唐代规模宏大的地面建筑群之一,包括碑亭、六角亭、神道等,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精湛的工艺水平,而且是研究唐代历史及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古代文献中,“昭陵”有时也被用来代指唐太宗李世民本人或与其相关的事件。
造句
- 昭陵文物展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以表达对这位杰出帝王及其功绩的敬仰之情。
- 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提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而实际上更名胜之地是昭陵附近的风景。
- 每年清明时节,都会有众多文人雅士来到昭陵祭拜唐太宗李世民,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 古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此情此景让人联想到繁华背后的昭陵时代。
- 唐代诗人王维曾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及“昭陵”,以表达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崇敬之情。
通过上述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昭陵”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