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检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检的简介:

yí jiǎn
1.礼仪;规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威仪行检。《晋书.卷六二.祖逖传》:「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

2. 规矩、法度。《新唐书.卷一九三.忠义传下.庞坚传》:「帝顾诸将多不闲仪检,故授玉领军、武卫二大将军,使众观以为模矱。」

在现代汉语中,“仪检”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礼仪检查”,或者从字面意思来看,可能是指某种特定场合或活动前对个人着装、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的规范性检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仪检”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仪检: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宴会、典礼等,为了确保参与者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会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
  2. 形象审查:某些场合中对个人仪表、服饰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时,会对参会者或工作人员的外貌、着装等进行审核。

造句

  1. 在即将举行的公司年会上,人事部将进行一次仪检工作,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以最佳状态亮相。
  2. 学校为了迎接重要的国际访问团,正紧张地进行校园内的仪检活动,确保每一位接待人员的礼仪和着装都符合标准。
  3. 为参加晚间的正式宴会,她特别进行了仪检,确保自己的妆容和衣物都不出错。
  4. 国际会议期间,工作人员接受了严格的仪检训练,以便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礼貌的服务给与会嘉宾。
  5. 在即将举行的庆典活动前,组织方将进行一次全面的仪检工作,从个人着装到行为举止都要严格把关。

以上是根据“仪检”一词可能引申出的意义做出的解释和造句。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含义需要了解,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解析。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jiǎn

1 查:~查。~测。~讨。~举。~校(jiào )。~修。~索。~察。2 注意约束(言行):~点(①注意约束言行,如“参加宴会时连吃带拿,太不~~了”;②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一遍”)。失~。3 古代官名,掌修国史,位次编修。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