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知万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一知万的简介:
yǐ yī zhī wàn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 AI解释
《以一知万》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献,意为从一件小事或一个具体实例中推知许多事情。这句话强调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某一典型现象,可以得出广泛而深刻的认识或结论。它鼓励人们注重细节的考察与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详细解释
- 以:用、凭借。
- 一:一件事物、一个实例。
- 知:知道、了解。
- 万:众多的事物、广泛的情况。
整体来说,“以一知万”意味着通过有限的信息,能够理解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或情况。这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视野,以及由此推及全局的能力。
造句
- 历史学家王教授通过对一件文物的研究,成功揭示了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真是以一知万。
- 李老师常常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典型的以一知万。
- 企业家张总从市场中一个小的变动就能预见到行业的大趋势变化,他确实是做到了以一知万。
- 警察王警官通过对一桩小案件的细致调查,迅速破获了一起涉及多人的重大犯罪事件,真正体现了以一知万的能力。
- 学生小张通过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深刻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正是以一知万的体现。
这些句子展示了“以一知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