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拼音、解释、组词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简介:
é guó nóng nú zhì gǎi gé/jí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AI解释
《俄国农奴制改革》,指的是19世纪中期发生在俄罗斯的一次重大社会变革,它标志着沙俄封建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一步。这次改革是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农民起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解放农奴、给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同时废除地主对农民的直接控制权,并通过征收赎金的方式向农民收取土地价值。
以下是5个使用“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词汇的造句:
-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农民生活条件相较于之前有了显著改善。
- 尽管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项重要的进步,但它并没有完全废除所有与旧制度相关的遗留问题。
- 在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地主阶层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农奴制改革,俄罗斯可能无法实现后来的工业化和社会转型。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19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这些造句旨在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描述和讨论。
分词解释
俄
é
短时间:~尔。~然。~顷。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农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奴
nú
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革
gé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