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入伏的简介:

rù fú
1.进入伏天;伏天开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进入伏天。伏天即夏天。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

入伏》通常用来描述中国农历中“三伏天”开始的日子。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夏季,一般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持续20到40天不等。

详细解释

  1. 时间点入伏指的是“三伏天”的开始。按照传统计算方式,在立夏之后数出第三个“庚”字日即为初伏的首日。
  2. 天气特征:从这一天开始,气温逐渐升高,人们会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
  3. 习俗与活动
  4. 饮食上注重清淡解暑,如喝绿豆汤、吃清凉粥等。
  5. 传统医学认为此时要注意调理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食不当引发疾病。
  6. 意义入伏标志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正式来临,也意味着人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酷热。

造句

  1. 小明家在入伏第一天就启动了空调,好让一家人能够凉爽度夏。
  2. 入伏以来连续多日高温,各地纷纷发布高温预警信息。
  3. 每到入伏时分,小李的公司就会准备清凉饮料发放给员工解暑降温。
  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入伏后的气温比以往更为炎热。
  5. 由于要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李阿姨今年决定提前结束外出旅行计划,在入伏前返回家乡。

分词解释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