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执行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予执行的简介:

xiān yú/yǔ zhí xíng/háng
法院对某些民事案件,在作出判决或判决生效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被告先付给原告一定数额的款项或物品,以应急需的措施。适用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申请人应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赔偿对方因先予执行所遭受的损失。

  • AI解释

《先予执行》的详细解释

先予执行,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生活或生产经营上的迫切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在判决作出之前,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裁定被申请人(通常是一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法院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不受侵害或损失进一步扩大,在案件尚未完全审结的情况下,提前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先予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1. 诉讼请求必须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执行性; 2. 申请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被申请人的行为对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 3. 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 4. 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审查并作出先予执行的裁定

造句

  1. 在一起因拖欠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中,劳动者向法院提出先予执行申请,要求企业支付欠薪,法院经过审理后作出了支持其请求的裁定。
  2. 当事人甲为了保障自己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向法院提出了先予执行的申请,请求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3. 在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受害者急需医疗费用维持生命,在正式判决作出之前,通过法律程序获得了先予执行,确保了及时救治。
  4. 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先予执行申请,要求被申请人不得擅自出售名下房产。经审查后,法院依法作出了裁定。
  5. 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权利人担心若等待最终判决会导致其市场份额严重缩水甚至丧失竞争机会,遂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暂时禁止被告继续使用侵权产品。

以上便是关于《先予执行》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yú,yǔ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zhí

1 拿着:~刃。~鞭。~笔。2 掌握:~政。~教(jiào )。3 捕捉,逮捕:战败被~。4 坚持:固~。~意。5 实行:~行。6 凭单:回~。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