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科打閧的拼音、解释、组词
撮科打閧的简介:
cuō kē dǎ hòng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 AI解释
词语“撮科打閧”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看起来像是一个较为古旧或地方性的词汇。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撮科”可以理解为某种规则、办法或方法;而“打閧”,则有扰乱、破坏的意思。“撮科打閧”的整体含义可能是指通过某些方式或者手段来制造混乱,从而达到某个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一词语的使用较为局限,并且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撮科打閧”在现代汉语中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解释和用法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造句
- 古时候的一些官员常常利用“撮科打閧”的方法来干扰正常的行政工作。
- 在古代的市集上,那些不法之徒常常用“撮科打閧”的手段扰乱交易秩序。
- 这个阴谋家利用各种“撮科打閧”的手法,试图在公司内部制造混乱。
- 小王为了争夺领导的位置,不惜使用一些“撮科打閧”来搅乱团队的稳定。
- 有些人不择手段地运用“撮科打閧”的策略,使得原本和谐的社会环境变得乌烟瘴气。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撮科打閧”这样的词语可能需要进一步澄清或避免直接引用,以免造成误解。如果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学作品、戏剧或某些方言文本中遇到此词,则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撮
cuō,zuǒ
1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2 取,摘取:~要。3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4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5 量词:一~米。6 撮东西用的器具:~子。~箕。
科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