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公的简介:

chéng gōng
1.复姓。本姬姓,卫成公之后。三国魏有成公英,晋有成公绥。见《通志.氏族五》。

  • AI解释

成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可能是指古代文献中的一个特定篇章或者故事。但在常见的语境下,“成”通常作为动词,表示完成、成就等含义;“公”则常指公众的、公正的或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假设《成公》可能是某种理论或概念的名字。在没有更多背景信息的情况下,我将以一个可能的情景来构建这个词语,并给出五个造句。

可能情景解释

假设“成公”是指一种关于成就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理论或实践方法论。那么,“成公”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达成社会公平与和谐的目标。

造句

  1. 政府应当积极推行《成公》理念,努力实现全民共享的发展成果。
  2. 这一《成公》计划强调了政府在提升公共福祉方面的重要角色。
  3. 社会学家们正在探讨如何将《成公》原则融入到城市规划中,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4. 通过实施《成公》,我们能够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社会服务和资源分配。
  5. 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成公》精神是推动社会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关键。

请注意,由于“成公”一词并非来源于正式的词汇或者古文典籍,以上解释以及造句均为构建性的假设。如果有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使用。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