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有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进退有节的简介:

jìn tuì yǒu jié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AI解释

进退有节》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步骤。具体来说,“进”是指前进或采取行动;“退”则是指后退或放弃某些行为;“有节”则意味着做事要有分寸、把握好时机与度,即在适当的时候前进,在适当的时机撤退。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稳重,能够审时度势,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决策。它强调的是行动要适度、适时,不盲目冒进或退缩,体现了处事的智慧和谨慎态度。

以下是五个使用“进退有节”的造句:

  1. 虽然这次项目面临不少困难,但李总总是能保持头脑冷静,采取进退有节的方法,最终成功突破了难关。
  2. 在处理邻里关系时,王阿姨总是能做到进退有节,既能让大家感受到她的好意,又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3. 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小张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处事进退有节,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评价。
  4. 虽然初出茅庐的他经验尚浅,但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总能进退有节地处理问题,展现了非凡的潜力。
  5. 在这次公司重组过程中,老张通过进退有节的方式妥善安置了员工,既保证了业务顺利进行,又维护了团队稳定。

这些造句展示了“进退有节”这一成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