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登徒子的简介:
dēng tú zǐ
1.登徒﹐复姓。子﹐古代男子的通称。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后世因称好色而不择美丑者为"登徒子"。
1.登徒﹐复姓。子﹐古代男子的通称。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后世因称好色而不择美丑者为"登徒子"。
- AI解释
《登徒子》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原本指的是楚国的一个官员名叫登徒子。在《登徒子好色赋》中,作者宋玉用“登徒子”这一人物来讽刺那些表面上风流、实则庸俗不堪的人。
详细解释:
- 出处与典故:
-
该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编纂的《战国策·楚策四》中。故事讲述了宋玉被要求为君王评价登徒子的妻子是否美丽时,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定了登徒子对妻子美貌的夸赞。
-
含义:
-
登徒子在古代指的是那些行为不端、品行低下的人;现在更多地用来形容花言巧语、善于吹嘘而实际上没什么真才实学或德行的人。这个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
使用范围:
- 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在素质不高的人物形象,比如一些虚伪、圆滑的商人或者政治人物等。
5个造句:
- 虽然他在社交场合总是让人印象深刻,但他本质上是个登徒子,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
- 这次会议上的发言者显然只是个登徒子,他的言论充满了空洞和虚伪。
- 小王虽然长相英俊,但骨子里却是个十足的登徒子,因此在公司里并不受欢迎。
- 那些只会用花言巧语来博取关注的人简直就是登徒子,他们的真实价值微不足道。
- 虽然他的外表看起来儒雅温文尔雅,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登徒子,经常做出一些让人感到尴尬的事情。
请注意,这些例子中的“登徒子”都是用作贬义的。
分词解释
登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徒
tú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