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物钟的简介:
shēng wù zhōng
又称“生理钟”。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生理节律。能按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同步活动。由于生物钟的存在,使生物具有内在的、精确的计时本领和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如人体体温、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经络电势、体内激素的分泌等,都会随昼夜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又称“生理钟”。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生理节律。能按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同步活动。由于生物钟的存在,使生物具有内在的、精确的计时本领和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如人体体温、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经络电势、体内激素的分泌等,都会随昼夜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 AI解释
《生物钟》(也称作生理时钟或节律)是描述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自然的时间感应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帮助个体适应地球上的昼夜周期、季节变化,以及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生物钟不仅影响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还调控着人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如体温调节、激素分泌、饮食习惯等。
详细解释
- 定义:生物钟是一种内部时钟机制,帮助个体在生理上适应昼夜节律以及其他环境变化。
- 组成与作用:人类及其他许多动物的生物钟位于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SCN),这里接收从眼睛传来的光照信号,并通过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控制多种生物过程。
- 影响因素:光周期、饮食习惯等都对生物钟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处于不规律的生活环境中,如轮班工作或频繁时差旅行,可能会导致生物钟失调。
- 健康意义:良好的生物节律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它有助于调节食欲、提高睡眠质量,并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造句
- 尽管他在旅途中连续飞行跨越了六个时区,但通过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他逐渐恢复了自己的生物钟。
- 生物学家们发现,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对生物钟产生影响,如光照、温度等。
- 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我们应该尽量保持生活作息的一致性,避免频繁扰乱自己的生物钟。
- 研究表明,长期的熬夜习惯可能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进而引发多种慢性疾病。
-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对生物钟的理解来治疗诸如失眠症等睡眠障碍。
分词解释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钟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