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公说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公说法的简介:

shēng gōng shuō fǎ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AI解释

生公说法》是源自中国佛教故事的一个典故,涉及一位名叫竺僧伽多(简称“生公”)的高僧。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佛法无边和智慧的力量。

典故释义

相传,在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和尚叫作生公,他法力无边,讲经说法能够化育众生。据说有一次他在洛阳的法轮寺说法时,遇到一群顽石。这些石头原本是被砍伐用来做建筑材料的,后来在法脉的影响下,它们听到了佛法,感动得开始流泪,最后竟然变成了灵石,跟随生公修行。

这个故事用生动的形象展示了佛法对万物的影响力,体现了佛教教义中“说法必有感应”的观念。它不仅强调了佛法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通过智慧与慈悲能够化育一切的道理。

造句

  1. 生公说法的故事深入人心,让人相信只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2. 在公司改革的关键时刻,领导以生公的说法之精神为指引,成功地转变了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3. 小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并且像生公一样向老师请教问题,最终克服了数学难关。
  4. 我们公司的新项目就像顽石听法一样,起初进展缓慢,但随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5.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始终相信着生公说法的精神,即通过智慧与爱心去引导和改变他人。

以上是《生公说法》的故事背景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