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犊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牧犊子的简介:

mù dú zǐ
1.古代人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愍宣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 AI解释

实际上,“牧犊子”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并非正式的汉语成语或典故中的词语。根据字面可以推测,“牧”意为放牧、照料;“犊”指小牛;“子”有时作为名词后缀使用,表示人名或称呼某人的身份。因此,“牧犊子”可能指一个负责照顾小牛的人或者与之相关的事物。

不过,如果要结合中国古代典籍进行解释的话,似乎没有直接以“牧犊子”为名的记载。但可以考虑将其拆解来理解其含义:“牧”是指放养、照料;“犊”指的是牛犊,那么整体上可能指放牛的小孩或少年。

考虑到其非正式性与不确定的意义,在此提供的解释仅供参考,并无权威出处。若需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专业书籍。

造句

  1. 在那个时代,牧犊子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照料着家里的小牛。
  2. 我们村子里的那个牧犊子很擅长分辨不同品种的小牛。
  3. 小时候我也是个牧犊子,在田野里放养着爸爸给我的那几头小牛。
  4. 牧犊子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有其快乐的地方,比如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
  5. 那个牧犊子不仅细心照顾每一头小牛,还经常给它们讲故事、唱歌。

请注意,“牧犊子”作为词汇本身并不常见,以上造句更多是基于“牧”、“犊”二字的意义进行的虚构表达。

分词解释

1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2 治:~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州~。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