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日报的拼音、解释、组词
热血日报的简介:
rè xuè rì bào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创刊于上海。瞿秋白主编。是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为指导这场反帝运动而出版的机关报。同年6月27日被迫停刊。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创刊于上海。瞿秋白主编。是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为指导这场反帝运动而出版的机关报。同年6月27日被迫停刊。
- AI解释
《热血日报》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背景的历史名词,它并非指代真实存在的一份报纸名称或出版物,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象征或概念。通常,“热血”这个词组在中文里常用来形容充满激情、热情洋溢的状态或情感,与革命年代中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紧密相关。因此,《热血日报》可能特指某个时期内,那些旨在传播革命思想、激发民众爱国情怀、鼓励抗争的报纸或刊物。
详细解释
- 背景:这个词组多用于描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特定时期,比如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是在社会变革和民族解放运动期间出现的一种精神现象。
- 象征意义:“热血”体现了作者或读者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与期盼;“日报”则意味着这种传播是每日持续进行的、及时的信息传递方式。
- 文化影响:通过这样的报纸或刊物,革命者们不仅能够迅速地向大众传达最新信息和指导思想,还能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造句示例
-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热血日报》是无数爱国志士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 每当读到《热血日报》,老李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日子。
- 尽管物质条件有限,《热血日报》依然通过文字的力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争取自由与解放的伟大事业中。
- 那些在《热血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和诗歌,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 即便是在和平年代,那些曾经为《热血日报》奋斗过的人们,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祖国深深热爱的热忱。
分词解释
热
rè
1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2 身体发烧:~症。3 使温度升高:~敷。4 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5 旺、盛:~闹。~潮。~火朝天。6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7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8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9 放射性强:~核武器。
血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报
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