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和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列斯特和约的简介:
bù liè sī tè hé yu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和约。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签订。依约,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并缴付巨额赔款。但苏俄因此而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机。11月德国战败,苏俄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和约。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签订。依约,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并缴付巨额赔款。但苏俄因此而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机。11月德国战败,苏俄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 AI解释
《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3月俄国内战爆发后,苏维埃俄国与德国于1918年3月3日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一项条约。此和约标志着在一战中协约国体系内苏联的独立,并在战争初期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布列斯特和约》实质上是德国为了结束东线消耗而与俄国达成的军事协议,内容包括:将外高加索、里海、白俄罗斯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划归德方统治;禁止俄联邦对协约国进行战争。该条约在签订后不久就被苏维埃政府宣布作废,并且被看作是俄国历史上的耻辱。
造句:
- 由于布列斯特和约将外高加索、里海地区割让给德国,导致这些地区的人民经历了长期的苦难。
- 布列斯特和约引发了国内对苏维埃政府的广泛不满与质疑,因为它牺牲了国家利益以换取暂时和平。
- 尽管布列斯特和约被视作是俄国对外政策的一大失败,但它也为苏俄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备战时间。
-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布列斯特和约只是临时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解决东欧的政治动荡问题。
-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不仅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国家的暂时解脱,也意味着另一个国家(苏联)未来的挑战。
分词解释
布
bù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列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斯
sī
1 这,这个,这里:~人。~时。以至于~。2 乃,就:有备~可以无患。3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特
tè
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殊。~色。~产。~权。~性。~征。~需。~技。~务。~区。~价。~例。~效。2 单,单一:~为(wèi )。~设。~地。~惠。~辑。~使。~赦。~约。3 只,但:不~如此。“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