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蔽明的简介:

bì míng
1.隐匿贤能和良善。 2.遮掩眼光。

  • AI解释

蔽明》的详细解释

蔽明”出自古代文献,通常用来指眼睛被遮挡或视线受阻,进而无法清晰地看清楚事物。这个词语可以引申为比喻意义上的“蒙蔽双眼”,表示因某种原因使自己的认知变得模糊或受到了误导。

解析

  • 字面意思:蔽是遮蔽、遮挡的意思;明是明亮、清晰的意思。
  • 引申意义
  • 比喻受某种因素影响而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如被蒙蔽的眼睛看不清东西。
  • 描述一个人因受到误导或偏见的影响,无法客观地判断事情。

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蔽明”一词较为少见,更多时候会在古文翻译、古代文化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使用。它通常用来强调一种被蒙蔽的状态,特别是在讨论认知偏差或者信息扭曲时。

造句

  1. 只有拨开历史的迷雾,才能真正看清当时的社会风气,不能被“蔽明”的思想所束缚。
  2. 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蒙蔽双眼。
  3. 在复杂的商业谈判中,双方容易出现“蔽明”现象,导致决策失误。
  4. 作为公众人物,在面对批评时应有开阔的胸怀,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蔽明”的心态。
  5. 历史研究需要客观公正的态度,任何“蔽明”的观点都可能误导后人对历史的认知。

分词解释

1 遮,挡:~野。遮~。掩~。2 隐藏:~匿。隐~。3 欺骗,隐瞒:蒙~。~美扬恶。4 概括:一言以~之。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