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蠖伏的简介:

huò fú
1.如尺蠖之屈伏。比喻人不得志。

  • AI解释

蠖伏》这个词在古代典籍中出现的较为罕见,但从其字面来看,“蠖”是一种昆虫的名字,在这里用以形容一种特定的状态或行为方式。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蠖伏”的含义主要是比喻人暂时隐居或潜伏不露,等待时机再行动。此词主要用来描述那种韬光养晦、默默积蓄力量的策略和行为。

造句

  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中小企业选择蠖伏策略,在低谷期积蓄力量,等到市场回暖时再大展宏图。
  2.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决定暂时蠖伏一段时间,先调整心态,恢复体力和精神,待时机成熟再出手应对。
  3. 在学术界,有些学者习惯于蠖伏多年,默默积累资料和研究心得,一旦时机到来便能迅速发表出重量级的研究成果。
  4. 为了保护自己,他决定暂时蠖伏,隐姓埋名,直到情况安全后才会再次现身。
  5. 企业应当学会蠖伏智慧,在经济不景气时降低风险,等待有利的市场环境再进行扩张和发展。

请注意,“蠖伏”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对“蠖伏”含义的理解所做出。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