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蟊的拼音、解释、组词

贼蟊的简介:

zéi máo
1.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

  • AI解释

词语“贼蟊”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危害庄稼的害虫,这里“贼”是指窃取、侵害的意思,“蟊”则是指幼虫或昆虫。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类似于现代所说的农业害虫。

详细解释:

  • :在这里引申为偷盗、侵夺之意。
  • :一种危害禾本科植物的害虫,属于昆虫的一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比喻那些侵害庄稼的小人或恶行。

造句

  1. 古代农民常用“贼蟊”来形容那些对农作物造成破坏的昆虫,因此要采取措施防虫保产。
  2. 虽然现代已经广泛应用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害虫,但古代人们也会说:“除了用药物除虫,还要注意田间管理,防止那些‘贼蟊’再次侵扰庄稼。”
  3. 在古代的农书中常常提到“贼蟊”,提醒农民们要警惕这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4. 一个比喻句:他的贪心就像“贼蟊”一样,侵蚀着这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5. 古代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也常提及其:“春风解冻之时,万物复苏,但‘贼蟊’也开始蠢蠢欲动,需早做防范。”

分词解释

zéi

1 偷东西的人,盗匪:~人。盗~。~赃。~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民~。工~。~寇。蟊~。3 害,伤害:戕~。“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4 邪的,不正派的:~心不死。5 狡猾:~溜溜。6 副词,很:~冷。~亮。~横(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