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的拼音、解释、组词
管宁割席的简介:
guǎn níng gē xí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AI解释
《管宁割席》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典故,讲述了东汉末年的名士管宁与华歆之间的故事。此典故体现了二人在交友方面态度的差异:管宁主张朋友之间应当志趣相投、品行一致,而华歆则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在社会地位和财富上有所提升的朋友。最终,当华歆邀请管宁一同参与他所热衷的一些活动时,管宁感到失望并割断席子与之决裂。
典故原文
此典故源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的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详细解释
- 背景:管宁与华歆是同时代的好友。
- 事件一:两人在菜园中锄地时发现了一片黄金。管宁继续工作,如同未见一般;而华歆却捡起金子并扔掉,这反映了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
- 事件二:一次有官员乘着豪华的车马经过他们的住所。此时,华歆停下读书,前去观看。而管宁依然专心致志地继续他的阅读,没有被外界所干扰。
造句
- 管宁割席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应该看重内心的契合而非外在的利益。
- 虽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随着成长,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开始出现分歧,最终不得不割席而坐,各走各的路。
- 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可以相互学习,但如果价值观和人生观存在根本差异,那么割席分道扬镳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友情的选择上要保持警惕,不要被物质利益所蒙蔽双眼。
- 真正的友谊应当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否则就像管宁与华歆的故事一样,终将因理念不合而结束。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的例子可以看出,《管宁割席》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选择故事,它还传递了对于个人品质、价值观以及在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独立性的思考。
分词解释
管
guǎn
1 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2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3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4 负责,经理:~理。
宁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割
gē
1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让。~地。~弃。~舍。~除。~断。~裂。~据。交~。~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2 灾害:天降~于我家。
席
xí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