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疏的简介:
fù shū
1.使疏远者亲附。
1.使疏远者亲附。
- AI解释
《附疏》,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它可以理解为“附注”或“补充说明”的意思。通常用于对原文进行解释、补充或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等。
详细解释
- 附注:在学术论文、书籍或其他文稿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深入研究,而加的解释性文字。
- 补充说明:在原有的陈述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解释或者信息以完善原有内容或解答疑问。
- 辅助解释:对原文内容进行进一步阐述和详细解析。
造句
- 学术论文的末尾部分,作者增加了《附疏》来澄清一些可能引起误解的观点。
- 在历史书籍中,《附疏》用来提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相关背景信息。
- 翻译过程中出现歧义时,译者会在原稿旁边加上自己的《附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意图。
- 对于难懂的古文作品,学者会撰写详细的《附疏》来帮助读者理解。
- 为了使论文更加严谨和完善,在讨论部分加入了一些《附疏》,对某些数据来源做了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附
fù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