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牌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耍牌子的简介:
shuǎ pái zǐ
1.方言。犹言摆架子。
1.方言。犹言摆架子。
- AI解释
《耍牌子》是一个源自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和表演技巧的术语,特指通过手中持有或操控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标牌(也称“牌子”),配合音乐节奏做出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这种表演通常会结合舞蹈元素,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魔术中的某些变戏法的手法也会被涉及。
详细解释
- 动作技巧:耍牌子是一种依赖于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艺术形式,表演者通过巧妙的动作和变换,使手中的标牌呈现出各种有趣的图案、文字或符号。
- 文化意义:在民间节日或者庆典中,耍牌子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增加节日氛围。同时,它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技艺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技术要求:耍牌子不仅需要表演者具备一定的身体灵活性和反应速度,还需要对音乐节奏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此外,对于不同材质、大小及形状的标牌的操作技巧也有一定差异。
造句
- 小明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在艺术节上他准备了精彩的《耍牌子》表演。
- 来自各地的民间艺术家纷纷展示他们的绝技,其中就包括令人眼花缭乱的《耍牌子》。
- 儿童节那天,幼儿园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耍牌子》表演,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 在这次社区文化节上,《耍牌子》成为了一项最受欢迎的传统艺术表演项目之一。
- 他从七八岁开始跟着爷爷学习《耍牌子》,现在已经成为这项技艺的大师级人物。
分词解释
耍
shuǎ
1 游戏:玩~。~笑。2 玩弄,戏弄:~弄。~猴。3 舞动,施展:~滑。~手艺。~手腕。
牌
pái
1 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路~。~子。~匾。~价。2 凭证:金~。银~。腰~。3 产品的商标:名~货。4 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挡箭~。5 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扑克~。麻将~。6 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位。7 词曲的调名:词~。曲~。~子曲。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