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仁弃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绝仁弃义的简介:
jué rén qì yì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AI解释
《绝仁弃义》出自于《庄子·胠箧》,原文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掊斗而藏之於空室,则民田乐矣;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其中,“绝仁弃义”是进一步展开的论述。“绝”,意思是断绝、废除;“弃”,意味着舍弃或不要。整体而言,“绝仁弃义”的含义是指摒弃仁德和礼义的规范,用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社会与人际关系。
庄子提出的这一观点主张超越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束缚,提倡回归自然状态,认为人为的道德和知识是导致社会混乱的原因,通过去除这些人为构建的价值观来恢复人类本性的纯真。不过,《绝仁弃义》更多地被解读为一种极端的思想实验,并非实际可操作的社会治理理念。
以下是五个使用《绝仁弃义》的造句:
- 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主张“绝仁弃义”,认为一切应遵循自然法则而行。
- 他提出了一套“绝仁弃义”的理论体系,挑战传统观念,引发了不少争议。
- 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也许我们真的需要考虑“绝仁弃义”这一理念。
- 虽然“绝仁弃义”的观点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施。
- 讨论“绝仁弃义”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态度,因为这不仅仅是哲学问题,还涉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需要注意的是,“绝仁弃义”这一理念虽然有其深刻的哲学意义,但在具体运用上应当谨慎考虑现实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分词解释
绝
jué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仁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
弃
qì
1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