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简介: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
于:向。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比喻不耻下问。

  • AI解释

这句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此句话的意思是: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问题,知识丰富的人向见闻较少的人提问。这句话强调了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的精神,体现了谦逊和学习的态度。

详细解释

  1. 以能问于不能:“能”表示有能力或者有才华的人;“不能”则是指没有能力或缺乏才华的人。这一部分表达的是即使有才能的人也要向那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 以多问于寡:这里的“多”是指知识丰富、见闻广博;而“寡”则代表见闻较少或者知识不多。这表明即便是在知识上处于优势的一方,也不应该忽视从知识较少者那里学习。

这种态度体现了不骄傲自满,勇于向他人请教的精神,同时也提倡了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态度,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应因为对方的不足而轻视对方或拒绝交流学习的机会。

造句

  1. 尽管我已经读过很多书,但我仍然会向那些比我知识浅薄的朋友提出问题,因为我相信“以多问于寡”是提高自己最好的方式。
  2. 在团队合作中,我经常采取“以能问于不能”的态度与组员交流意见,这样不仅能够获取新的见解,还能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3.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无论他们的问题多么基础或简单,我都认为这是“以多问于寡”的体现。
  4. 即使是行业内的专家也不应骄傲自满,“以能问于不能”让我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从每一次交流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5.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人在面对新事物时都应该是“以多问于寡”的心态去探索未知领域,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néng,nài

1 才干,本事:~力。~耐。才~。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wèn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4 管,干预:概不过~。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6 姓。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guǎ

1 少,缺少:~薄。~恩。~陋。~趣。优柔~断。~不敌众。孤陋~闻。~廉鲜(xiǎn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欲。2 淡而无味:~味。清汤~水。3 妇女死了丈夫:~妇。~母。~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