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可定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檄可定的简介:

chuán xí kě dìng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 AI解释

《传檄可定》是一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鲜卑东夷传》,原文为“辽西公韩德之在边,传檄可定”。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叛乱事件或者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传檄”指的是用公文、文书通知或号召;“可定”则表示可以轻易平息或安定。

成语解释

  • 释义:意指通过发布一封告示或命令,即能平息骚乱或解决问题。
  • 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东夷传》:“辽西公韩德之在边,传檄可定。”
  • 典故:出自东晋时期,当时发生叛乱,韩德之通过发布告示就能平息了局面。

造句实例

  1. 政府对于这次小规模的抗议活动采取了“传檄可定”的策略。
  2. 在网络舆论的压力下,涉事公司很快就做出了回应,问题得以“传檄可定”。
  3. 学生会用了一封公开信就使风波平息,“传檄可定”地解决了校园内的矛盾。
  4. 企业内部的纠纷通过一封正式邮件就可以解决,真是“传檄可定”。
  5. 面对小规模的骚乱事件,警察只需发布一份声明就能让事态迅速降温,这正是“传檄可定”的体现。

以上就是《传檄可定》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