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黍的拼音、解释、组词

毫黍的简介:

háo shǔ
1.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

  • AI解释

经过查询,发现“毫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一个错误输入或者特殊的用语。在现代汉语中,“毫”通常用于形容极小的程度或数量,而“黍”则是指一种谷物。但是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并不常见,并没有被收录在常见的汉语辞典中。

如果我们将“毫黍”分开来看: - “毫”:意为极其微小、细微。 - “黍”:是一种古代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形状像小米,颜色较深。

如果需要造句的话,我们可以基于这种理解来创造一些表达,但请注意这些句子并非标准用法:

  1. 他对待每一件事情都力求精确到毫黍之间的区别。
  2. 这块地里的黍子生长得非常茂盛。
  3.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就像珍惜一粒黍子那样。
  4. 在设计这款产品时,设计师们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甚至到了苛求毫黍的程度。
  5. 从一粒种子到成熟的黍子,农民们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若您有具体的语境或需求,请提供更多的信息,这样我可以给出更准确和恰当的解释及造句。

分词解释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shǔ

1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