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拼音、解释、组词
比干的简介:
bǐ gān
1.商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1.商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商王纣的叔父,与微子、箕子称殷之三仁。因谏纣不听而被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词语解释
比干
- 释义:
- 比干是中国古代商朝的一位大臣,以忠诚、正直著称。他是帝辛(即殷纣王)的叔父。
- 在《封神演义》等神话传说中,比干被描绘为忠心耿耿却因直言劝谏而遭杀害的人物形象。
-
他因敢于进谏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忠诚典范之一。
-
背景:
- 据传,在商朝末年,帝辛即位后骄奢淫逸,不理朝政。比干多次劝谏,但都未能改变君王的行为和决策。
-
最终,纣王听信谗言,怒斩了比干,并剖其心以示忠奸。
-
象征意义:
- 比干在历史上被视为忠诚、正直的典范,后人常以此人物形象来激励人们坚持正义,即使面对不公也应敢于站出来说话。
- 他的故事被用来鼓励人在面对不公正或恶势力时要保持勇气和正义感。
造句
- 比干虽然没有好的结局,但他对君王的直言劝谏却成为千古美谈。
- 虽然我明白可能会遭受非议,但我会像比干一样坚持自己的原则。
- 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应当学习比干的精神——不惧权势、敢于提出真知灼见。
- 他的行为就像比干那样正直勇敢,值得每个人尊敬和效仿。
-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上的忠臣如比干,他们在艰难时刻坚持正义,即使面临牺牲也不退缩。
分词解释
比
bǐ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