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的拼音、解释、组词

反其道而行之的简介: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 AI解释

反其道而行之》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意为采取与对方相反的办法或策略行事,常用于形容在面对问题时选择与常规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变的方式。

详细解释:

  1. 含义:意思是指按照与通常的方法相反的方向去行动。
  2. 运用情境:当常规的解决办法不奏效或显得过于直白、缺乏新意时,人们可能会选择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来寻求突破和创新。
  3. 成语故事背景:据传,庄子通过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明了有时采用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方法,反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造句:

  1. 面对市场饱和的困境,公司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一款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产品,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2. 在这次国际会议中,中国代表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战略,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而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最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3. 为了克服物流成本高昂的问题,企业决定不扩大仓库规模,反而反其道而行之,采用更灵活的配送方案,实现了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
  4. 在这次创新大赛中,团队没有选择传统的技术路线,而是大胆尝试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从用户反馈中寻找灵感,最终他们的项目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 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大攻势,公司决定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专注于产品的核心价值,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分词解释

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