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的拼音、解释、组词

近思的简介:

jìn sī/sāi
1.谓就习知易见者思之。

  • AI解释

近思录》是南宋时期朱熹与吕祖谦共同编纂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取材自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思想精髓。该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了宋代理学中的诸多重要观点,特别是关于人性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内容。《近思录》强调“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并且注重个人道德实践与社会伦理的结合。

详细解释: 1. “格物致知”:这是指通过考察事物本身来获得知识,强调的是从实践中获取真知。 2. “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指的是自然界的法则和人类应有的道德准则,“人欲”则指个人私欲或欲望。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赋予的正确原则(即“天理”),而抑制或者消除那些违背这一原则的个人欲望。

造句: 1. 学习《近思录》中的格物致知思想,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2. 通过阅读《近思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程朱理学关于人性修养的观点,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 3.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近思录》中提倡的格物致知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4. 《近思录》强调通过深入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虽然时代在变化,《近思录》中的道德修养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分词解释

jìn

1 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路。~景。舍~求远。~在眉睫。~朱者赤,~墨者黑。~水楼台。2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3 亲密:亲~。~亲。~臣。平易~人。4 差别小,差不多:接~。相~。5 浅显:言~旨远。

sī,sāi

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2 想念,挂念:~念。~恋。相~。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