躞蹀的拼音、解释、组词

躞蹀的简介:

xiè dié
1.小步行走貌。 2.徘徊。

  • AI解释

躞蹀》是一个文学词汇,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缓步而行或走走停停的样子。这个词语常用于描绘文人雅士或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神兽等缓缓行走的姿态,带有几分优雅与从容的意味。

详细解释:

  1. 来源:这个词源自《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在其中,“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之后,原文提到:“节为裳兮带为绥”。这里的“蹀”是指缓步而行的样子。
  2. 释义躞蹀用来形容缓慢行走或步履轻盈的姿态。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的优雅动作或者仙人的飘逸之姿。

造句:

  1. 在那片宁静的园林里,一位身着古代长袍的文人缓步而行,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如同躞蹀一般。
  2. 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轻盈地在花丛中穿梭,她的脚步仿佛是在进行缓慢而优雅的躞蹀
  3. 为了这幅画作更加生动逼真,画家特意描绘了骏马缓步前行的样子,每一笔都试图捕捉到它那从容不迫的躞蹀之态。
  4. 在古代的宫廷里,每当节庆之时,舞者们都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轻盈地进行着舞蹈,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场优美的躞蹀表演。
  5. 诗人描述了一位仙人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用“玉足轻移,缓缓蹀躞”来形容其优雅的姿态。

分词解释

xiè

1 〔蹀~〕见“蹀”。2 书卷的杆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