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钵的拼音、解释、组词

斋钵的简介:

zhāi bō
1.即钵。僧尼的食器。

  • AI解释

斋钵》的解释

斋钵”是佛教用语,其中: - :原意是指斋戒、素食,后来特指僧尼在寺庙里接受施主布施的食物。它也意味着对佛法虔诚遵守和修行的一种状态。 - :僧人用来盛装食物的容器,形状多为圆形或略带弧度,材质多样,如瓷、铜等。

斋钵一词常用于描述僧人接受施主供养的行为或者表达一种佛教徒对佛法的恭敬之心。在佛教中,通过接受斋钵中的食物,不仅是身体上的需求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修行和感悟。

造句

  1. 寺院里每天都会有信众前来为僧人们供奉斋钵,这不仅体现了信徒们的虔诚,也促进了社区间的和谐共处。
  2. 在斋戒日子里,僧人们会以斋钵盛装的食物为主食,以此来净化身心。
  3. 每当施主向寺院捐赠斋钵时,都会伴随着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4. 每年的佛诞节前后,寺庙内外都充满着供奉斋钵的热闹景象。
  5. 寺院中的师父们除了传授经文外,还会教导弟子们正确的使用斋钵方法,以体现修行者的谦逊与虔诚。

这些句子展示了“斋钵”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

分词解释

zhāi

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4 舍饭给僧人吃:~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