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儒的拼音、解释、组词

鄙儒的简介:

bǐ rú
1.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

  • AI解释

鄙儒》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的是见识浅陋、学识不深或思想陈旧的读书人。在现代语境下,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远见卓识或者过于保守的人。

详细解释:

  • 辞源:该词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最初用来形容见识短浅、观念狭隘的知识分子。
  • 含义:鄙,指的是卑微或见识不广;儒,指古代的读书人。合起来就是指那些学识有限、见解陈旧的人。
  • 贬义色彩:这个词通常带有对某人的轻视和批评的态度。

造句:

  1. 这些鄙儒们对于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态度,无法接受时代的进步。
  2. 小张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比那些自封的“专家”更实际,不愧是位真正的实用型人才,绝不是什么鄙儒
  3.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要避免成为那种坐井观天、目中无人的鄙儒
  4. 他太喜欢标榜自己为古董了,其实不过是些不学无术的鄙儒而已。
  5. 虽然他的学问广博,但他有时也显得有些迂腐,真让人觉得是位名副其实的“鄙儒”。

以上句子展示了《鄙儒》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