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简的拼音、解释、组词

折简的简介:

zhē/zhé/shé jiǎn
1.亦作"折柬"。折半之简,言其礼轻。古人以竹简作书。 2.指书札或信笺。 3.谓裁纸写信。 4.犹断简。指书册﹑简牍的残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裁纸写信。《南史.卷一九.谢裕传》:「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也作「折柬」。

2. 一种形制较短的柬帖。《资治通鉴.卷七五.魏纪七.邵厉公嘉平三年》:「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宋.胡三省.注:「折简者,折半之简。」宋.刘克庄〈沁园春.一卷阴符〉词:「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从折简招。」也作「折柬」。

折简》,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从其字面和历史背景来看,可以推测它可能与“书信”相关。"折简"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书写简便的短笺或便条,是文人墨客之间较为轻松随意的通信方式。有时,“折简”也可用作邀请朋友、同僚来聚会的一种谦逊说法。

以下是基于这一解释构造的五个句子:

  1. 古时候,李白收到朋友发出的一封《折简》,邀请他共赏明月。
  2. 文学爱好者张先生喜欢以《折简》的形式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交流心得。
  3. 在古代,文人之间多用《折简》互致问候、表达情谊。
  4. 这次聚会是李将军通过《折简》,邀请了附近几位将领共聚一堂。
  5. 他写了一封《折简》,向好友传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请求对方来访。

请注意,上述句子中的“折简”是一种比喻或象征性的说法,更接近于现代的“便条”或者“短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折简”可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zhē,zhé,shé

1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jiǎn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2 书信:~帖。~札。信~。书~。3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4 选择:~拔。~选。~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