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抵官的简介:

dǐ guān
1.到职。

  • AI解释

抵官》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组,可能是地方方言或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用语。根据现有的资料,《抵官》可能指的是用某物来充抵官府征收的赋税或其他应缴公款的行为。具体解释如下:

  • 抵官:指的是以物品、货币等代替原来应当支付给政府的钱款或物资,达到满足官方要求的目的。

请注意,这个解释是基于对“抵”和“官”的理解进行的推测,并未找到其确切定义,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或是特定历史背景。

造句

  1. 明朝时期,为了缴纳赋税,王家将自家的部分田地折换成银两来抵官
  2. 因为歉收,老李只好用自家的一部分粮食来抵官,以减少损失。
  3. 村里规定了用木材抵官的办法,这样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又能满足官方的需要。
  4. 为了躲避高额的税收负担,小商贩决定采用货物抵官的形式,避免直接支付现金。
  5. 在古代地方财政紧张的时候,政府有时会允许百姓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来抵充应交之税款。

分词解释

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2 顶撞,冲突,矛盾:~触。3 代替,相当,顶替:~押。~偿。~充。~还(huán )。4 到达:~京。~临。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