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荐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荐子的简介:

cǎo jiàn zǐ
1.方言。草鞋。

  • AI解释

在汉语中,《草荐子》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或常用词语,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地方方言或者非常规用语的误读。根据“草荐”一词,可以推测可能是指一些与草垫、草席相关的物品。但具体到“草荐子”,没有找到其明确的定义和解释。

不过,“草荐”通常指的是用来铺地或坐卧的稻草编织物或茅草编织物,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寝具。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根据这个意思进行扩展:

  1. 草荐:由稻草、麦秆等编织而成的垫子或席子。
  2. 解释:“草荐”常用于指代铺在地上的草编垫子或席子,用作生活用品的一部分,在古代尤其常见。它质地较软,可以保暖。

基于上述信息,我们来尝试造句:

  1. 过去的乡村人家,没有条件使用床榻,就用草荐代替。
  2. 为了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舒适之地,他特意铺了一张新草荐。
  3. 等到天气转凉了,他就把旧草荐拆掉,换上新的。
  4.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还是保留着用草荐做床垫的习惯。
  5. 在寒夜中,只有草荐能够给疲惫的人带来片刻温暖。

如需更准确的信息或具体指代对象,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或上下文。

分词解释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jiàn

1 推举,介绍:推~。举~。~擢。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4 草:“麋鹿食~”。5 草席,垫子:草~。棕~。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