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蝒的拼音、解释、组词
蜩蝒的简介:
tiáo mián
1.蝉的别名。
1.蝉的别名。
- AI解释
《蜩蝒》这个词实际上是“蝉”的古文别称,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在现代汉语中,“蜩”和“蝒”都是指的同一种昆虫——蝉。
1. 蜩:这个字多用于诗句或古典文献之中。它是指夏秋季节里常见的一种昆虫,有翼、能发声。 2. 蝓(tán):是另一个古代称谓,现在较少使用。
详细解释
- 蜩:“蝉”之名,古人认为它是夏天的象征,在夏天鸣叫,故以“蜩”称之。在《诗经》中有“蜩螗沸羹”的说法,用来形容水沸腾的样子。
- 蝒: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了,古代有时也会用它来指代蝉。
造句
- 夏日炎炎,树梢上鸣叫的蜩声此起彼伏,给炎热的日子带来些许凉意。
- 诗人吟诵:“蜩鸣夏末,秋风将至。”描绘出一幅夏日将尽、秋天即将到来的画面。
- 在古代的诗歌中,“蝉”通常用来表达时间流逝、生命短暂或孤寂等情感,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就隐含着对蝉鸣的关注与感慨。
- 《庄子》中有云:“以夏虫语冰,吾不与也。”这句话中的“夏虫”即指蜩。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夏天的昆虫来谈论冬天的事情,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 蝫(注意这里的字形和上面提到的“蝒”不同)在古代也被用来比喻一些短命的人物或事物:“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里用来形容生命的短暂。
以上就是关于《蜩蝒》这个词的详细解释及造句。需要注意的是,“蝒”是一个较为冷僻的文字,在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蜩”则是更为常见和被广泛接受的一个字形。
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