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的拼音、解释、组词

藤蔓的简介:

téng màn/wàn/mán
1. 见“藤本植物”。

  • AI解释

词语解析

藤蔓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附生在树木或其他植物上的长而柔韧、能攀缘生长的茎。藤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在自然环境中常见于许多种类的植物上,比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除此之外,“藤蔓”一词也可以引申为比喻的意义,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关系或势力的延伸和扩展,类似于“人脉”、“社会关系网”的意思。

造句

  1. 自然界的藤蔓
  2. “后院里的那株紫藤已经爬满了整个架子,满眼都是交织在一起的藤蔓。”

  3. 比喻人际关系

  4. “公司的销售部门就是一棵庞大的藤蔓,根深叶茂,每一条线索都可能成为业绩提升的关键。”

  5. 描述生长状态

  6.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那些藤蔓开始快速地生长,密布的绿叶遮住了大部分光线。”

  7. 比喻知识的学习与传播

  8. “他就像一棵汲取了丰富养分的知识之树,他的思考和见解就是枝繁叶茂、四通八达的知识藤蔓。”

  9. 描绘网络结构

  10. “这个公司的内部关系网就像一张复杂的藤蔓网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功能。”

分词解释

téng

1 指“白藤”、“紫藤”:~条。~椅。~床。2 〔~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3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

màn,wàn

1 同“蔓~”,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扩展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