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约589-644)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绩(约589-644)的简介:

wáng jì (yuē/yāo 589-644)
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六合县丞。唐时官至太乐丞,后弃官还乡。诗风朴素自然。有《野望》等名篇。后人辑有《东皋子集》、《王无功集》。

  • AI解释

词语“王绩”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诗人,名为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他是初唐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之一,与唐代诗坛上的许多伟大人物如李白、杜甫等人同时代。王绩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自然主义风格而著称,他常常描绘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朴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王绩的基本信息

  • 生卒年份:约589年至644年。
  • 字号及称号:字无功,号东皋子。自谓“东皋子”、“东臯子”,其故乡在江苏丹徒,“皋”是地名,意为水边高地。

详细解释

王绩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生活气息。他擅长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丽,诗风清新淡雅,多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在唐代初期,王绩以其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独特的文学风格受到许多文人的赞赏。

造句

  1. 王绩的诗歌以描述农村风光著称,如“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句诗生动展现了王绩对自然的喜爱与向往。
  3. 在仕途上不如意之时,王绩常常通过阅读他的作品《野望》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4. 人们常用“东皋子”的称呼来形容那些喜爱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如“虽然身处闹市,但他依然心向往之,颇有‘王绩风骨’”。
  5. 王绩的作品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描述田园生活方面,《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一首广为传颂的经典作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分词解释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1 把麻搓捻成线或绳:纺~。~麻。~火(古代夜间纺织时照明的灯火)。2 继:“子盍亦远~禹功而大庇民乎?”3 成果,功业:成~。功~。战~。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