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罢战的拼音、解释、组词

息兵罢战的简介:

xī bīng bà zhàn
停止或结束战争。

  • AI解释

词语《息兵罢战》的详细解释

息兵罢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于古代战争历史或典籍。其基本含义是指停止战争、结束战斗状态,通常用来形容通过和平谈判或者达成协议来终止敌对双方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这个成语中的“息”意为停止、使平静;“兵”指的是军事力量、武装部队;“罢”则是指结束、停止;“战”代表战争或战斗。整体表达的是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流血和破坏的正面意义。

词语用法:此成语常用于历史叙述或是描述争取和平的过程,强调结束冲突的重要性及达成和平的意义。

造句

  1. 在多次和平谈判之后,双方最终决定息兵罢战,共同建设长久的和平与友谊。
  2. 历史上著名的《停战协定》正式签署后,两国终于息兵罢战,实现了长达多年的和平共处。
  3. 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达成协议,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息兵罢战目标。
  4. 两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握手言欢,承诺不再动武,双方决定息兵罢战,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5. 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与谈判,这个冲突地区的国家终于可以息兵罢战了。

分词解释

1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2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3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4 音信:消~。信~。5 儿女:子~。6 利钱:~率(lǜ)。利~。月~。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bà,ba,pí

1 停,歇:~休。~工。~课。~市。~论(打消了打算)。~笔(停止写作)。2 免去,解除:~免。~官。~职。~黜。3 完了,毕:吃~饭。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