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漏鼓的简介:

lòu gǔ
报更的鼓: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专为报时辰用的鼓。《新唐书.卷四九.百官志四上》:「凡夜漏尽,击漏鼓而开;夜漏上水一刻,击漏鼓而闭。」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关于“漏鼓”这一词语,实际上在标准汉语词典中,并没有直接记录这个词汇。不过,“漏鼓”可能是一种较为地域性的称谓或特定场景中的用语。依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测,“漏”通常指的是漏水或者泄漏,“鼓”则常指一种乐器或者具有充气、填充物的容器。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漏鼓”可能是形容某个器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情况,或者是描述某种特定情况下不完整或有缺陷的状态。

鉴于此推论性的背景信息,以下是对词语的一种扩展解释: 扩展解释: - 含义:“漏鼓”一词可能指代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漏水、泄漏或者其他形式破损的情况的器物,也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因为部分损坏而不完整的情况。 - 应用场景:这个词语可能是某些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民间俚语,在描述某个物体或概念时用来表示其处于不完整或者有缺陷的状态。

基于上述解释,以下是五个使用“漏鼓”造句的例子:

  1. 由于这台洗衣机的水管接头处存在漏水现象,导致整个洗衣桶成了一个“漏鼓”,需要尽快维修。
  2. 小明买的这只玩具水枪在使用过程中总是“漏鼓”,喷出的水总是断断续续的,让他很失望。
  3. 那个气球因为针扎了一个小孔变成了一个“漏鼓”,最终破掉了。
  4. 这次公司的年度聚餐上有一个游戏环节,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每个团队竞猜哪个“漏鼓”能够支撑更多重量而不破裂,结果充满了欢声笑语。
  5. 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这台老旧的机器已经变成了一个功能不全、处处“漏鼓”的状态。

请注意,上述解释及造句中的“漏鼓”是一个根据上下文推导出来的表达方式,并非标准词汇。在正式或规范的语言环境中,“漏鼓”这样的词语可能会显得不够准确或者专业。

分词解释

lòu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