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溶体的简介:

róng tǐ/tī/bèn
1. 溶液。

  • AI解释

溶体》通常指的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也常被用来指代熔化的固体或溶液。在化学中,“溶体”通常特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质可以轻易地与其他成分混合而不会形成沉淀物。

详细解释

  1. 物理含义溶体是指一种处于可流动状态的物质,尤其是指熔化后的固体物质,这类物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其他物质。
  2. 化学含义:在更专业的术语中,“溶体”可以指在特定温度下,能形成均匀溶液的液体介质。这种溶液能够完全溶解溶质而不出现沉淀。

造句

  1. 这个实验需要使用熔化的蜡作为溶体,以便可以将各种色素混合。
  2.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种乙醇水溶体来观察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制药行业中,药物常常溶解在特定的溶体中以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4. 当温度超过溶点时,固体金属会转变为液态溶体,便于铸造和加工。
  5. 实验室里常用的乙酸乙酯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体,能有效溶解许多天然或合成化合物。

这些例子展示了“溶体”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róng

1 〔~~〕a.形容宽广;b.形容水流动;c.形容月色荡漾。2 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化。~解。~液。~剂。~洞。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