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识理的简介:

shí/zhì lǐ
1.辨认和理解。

  • AI解释

识理》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从其构成来看,可以理解为“认识道理”或“了解事理”的意思。这里,“识”意为认知、了解;“理”则指的是道理、规律等抽象的概念。

根据上述解释,《识理》主要是指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掌握。

造句示例:

  1. 他在经历了一次创业失败后,开始深刻地识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2. 解释:他从失败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对于企业成功至关重要。

  3. 通过阅读各种历史书籍,我逐渐识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4. 解释:通过广泛阅读,作者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 这次教育经历让他更加识理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6. 解释:他认识到不断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7. 科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研究,逐渐识理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

  8. 解释: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科学家们发现了自然界运作的基本原理。

  9. 作为一名老师,她始终致力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识理世界的真相。

  10. 解释:这位教师注重传授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上的各种问题。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识理”这个词的应用范围及其深刻含义,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