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裹头的简介:
guǒ tóu/tou
1.裹扎头巾;包头。 2.犹加冠。古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 3.指出行者携带的钱财。 4.堤防溃决,当决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护堤头,以防决口被水流继续冲宽,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进行堵口工程。
1.裹扎头巾;包头。 2.犹加冠。古时男子成丁则裹头巾。 3.指出行者携带的钱财。 4.堤防溃决,当决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护堤头,以防决口被水流继续冲宽,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进行堵口工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巾包头,也指头巾。唐.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裹头》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用布或纱巾包裹头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出于实用目的,如保暖、防尘或是装饰,也可能反映了某些社会习俗和身份标识。
词语解释
- 裹:包扎,缠绕。
- 头:人的头顶部位。
因此,“裹头”可以理解为用布或其他材料覆盖或包裹头部的行为。这一行为在古代中国及东方文化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劳动人民、军人以及某些特定的仪式和场合中更为普遍。
造句
- 古代农民在下地劳作之前总是先裹好头巾以防止汗水流入眼睛。
- 士兵们按规矩裹好了头巾,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军事演习。
- 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村民们会用红色的布条仔细地将头部包裹起来以求吉祥如意。
-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店员小王在接待重要客人时特意挑选了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头巾为客人裹头。
- 这位古代武士虽然身着厚重的铠甲,但头部仍然用一块红布紧紧包裹着以彰显其英勇的形象。
通过以上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裹头”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文化背景。
分词解释
裹
guǒ
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